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8月15日至19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本届大赛“青年力量”云集,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和港澳台地区相关单位推荐的35支少年组代表队,全国学会推荐的22支青年组代表队,以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的18支国际代表队,近700名青少年代表齐聚呼和浩特。15VIP太阳集团王梅梅副教授指导的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本科生刘宇轩同学在中国地理学会的带领下参赛。

本届大赛以“勇担时代使命 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中国地理学会对本次比赛高度重视,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执行秘书长王岱老师在赛前召开了动员会,鼓励参赛学生勇于挑战、敢于创新、赛出风采,并强调在赛场上要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综合优势和团队协作精神。在为期五天的赛程中,地理学会带领的队员们精神饱满、积极投入,个人挑战赛环节中沉着应对复杂问题,展现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团体挑战赛中,大家密切配合、分工明确,通过交流讨论不断优化方案,充分体现了跨学科融合与协作创新的特色。

最终,15VIP太阳集团本科生刘宇轩凭借出色表现,荣获大赛最高荣誉“中国科协主席奖”和专项奖(西安航美创新奖)。


赛场上的实战化考验,最终转化为选手的成长经历和团队的磨练经验。
刘宇轩说:参加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五天历程让我收获颇丰、印象深刻。第一天的报到让我感受到来自全国各地优秀青少年的热情与朝气,氛围紧张而充满期待。个人挑战赛中,我全身心投入到题目的思考与探索之中,既是对知识与能力的考验,也是一次自我突破。团体挑战赛更让我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大家集思广益、互相激励,碰撞出许多新的火花。第四天的双选会和调研活动,则为我们提供了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拓宽了我对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结合的认识。最后的闭幕式上,当我获得中国科协主席奖时,心中满是激动与感恩,感谢地理学会,感谢学校和学院,感谢我的老师。整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创新精神与团队协作的价值,坚定了我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的信念。
指导老师王梅梅说:学院坚持以本科培养为核心,坚持“三全育人”,支持本科生深入科研,鼓励学生求真务实。科研训练是本科培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刘宇轩同学大一就主持了校创项目,大二开始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大三自己带队参加比赛,取得了地理科学展示大赛一等奖,这次参加青科赛,并获得了最高奖,自信满满,游刃有余。这得益于前期的科研训练和经验积累。作为老师,我很骄傲和感激,感谢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会继续陪伴学生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才华、锤炼本领,继续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合格地理人。
